「华源教会」是北美华人移民教会的未来吗?
- Olive Qin
- 7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
廖永诚
波士顿华人布道会华埠助理牧师

廖永诚牧师(Rev. Enoch Liao)是波士顿华人布道会(Boston Chinese Evangelical Church, BCEC)的华埠助理牧师,在该教会服务超过24年。他成长于南加州,虽是少数族裔但未感到孤立。他来到美国东岸(如波士顿)之后却发现,亚裔青少年在学校中经常感到孤立与歧视。
他反思,尽管美国社会对华裔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,但每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并不相同。有的人因过往的负面经历,试图抹除自己华人身份(如申请大学时隐藏自己种族背景)。其他人从未遇到过种族歧视的问题,不能理解那些受过创伤的人,为何在参与社会与政治议题时采取较为激进的态度。
这个现象对华人移民教会第二代堂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。许多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(ABC),对移民教会的名称经常冠上“华人”感到困扰。很多ABC认为,“华人”既非宗派,名称应改为“社区教会”或“基督教会”,以避免种族包袱。还有许多ABC离开了移民教会,希望融入美国主流教会,但现实是,他们的社交圈仍以亚裔为主。
廖牧师的文章《什么是华源教会?》提出使用“华源教会”(Chinese Heritage Church)的术语,描述一种在历史根源于华人移民的教会,但在发展方式与教会文化上具有弹性,可能转向多语言、多文化、甚至多民族的教会型态。
“华源教会”与“亚裔美国教会”(Asian American Church)不尽相同,因为后者暗示亚裔美国人族群独大,并和传统移民教会做出明确区隔。但华源教会强调对历史的尊重与感恩,不限制传承教会发展的方向,允许未来灵活发展。
廖牧师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:一个非华人的波士顿大学的学生,在他牧养的华埠教会受洗,但她的家人质疑,既然她不是华人,能否真的加入一间“华人”教会?他的答案是肯定的。因为他们从华人移民的历史身份出发,走出创伤而拥抱多文化、多代际、多语言、多政治观点、多社会经济阶层的社区,专注于建造宣扬福音的健康教会。
What is a “Chinese Heritage Church?” https://chineseheritagechurch.com/what/
制作同工:陆尊恩、Olive


